石頭日晷,石雕日晷雕刻
名稱:石頭日晷,石雕日晷雕刻
材質:大理石
安裝位置:適合安裝在廣場
石雕日晷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,又稱日規(guī)。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并劃分時刻,通常由晷針和晷面組成。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(fā)明,這項發(fā)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。
石雕日晷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。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,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,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,因此,晷針又叫表;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,安放在石臺上,呈南高北低,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,這樣,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,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。
石雕日晷晷面兩面都有刻度,分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時辰,每個時辰又等分為時初、時正,這正是一日24小時。3 絕大部分的日晷顯示的都是視太陽時,有些在設計上作了變更,可以顯示標準時或是日光節(jié)約時間。
人類使用日晷的歷史非常遙遠,古巴比倫在遠古時期的6000年前就開始使用了,中國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。
石雕日晷不但能顯示一天之內的時刻,還能顯示節(jié)氣和月份。當然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,笨重而且看不到陽光的時候不能用,比方陰天和晚上。
石雕日晷工作原理:在一天中,被太陽照射到的物體投下的影子在不斷地改變:第一是影子的長短在改變。早晨的影子最長,隨著時間的推移,影子逐漸變短,一過中午它又重新變長;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變。在北回歸線以北的地方,早晨的影子在西方,中午的影子在北方,傍晚的影子在東方。從原理上來說,根據(jù)影子的長度或方向都可以計時,但根據(jù)影子的方向來計時更方便一些。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計時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晷針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東移動。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(xiàn)代鐘表的指針,晷面則是鐘表的表面,以此來顯示時刻。早晨,影子投向盤面西端的卯時附近;當太陽達正南最高位置(上中天)時,針影位于正北(下)方,指示著當?shù)氐奈鐣r正時刻。午后,太陽西移,日影東斜,依次指向未、申、酉各個時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