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蘊含的飲食文化和吉祥文化
羊文化從誕生時起就與中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(guān)系,通過史料的記載我們可以知道,“羊”已經(jīng)不再是一種作為生物的存在,而是作為一種觀念或者精神滲透進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方方面面,甚至滲透到傳統(tǒng)中國人的性格當中,并在極大程度上準確地表達了傳統(tǒng)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。我們知道古代的六畜為羊、豬、犬、牛、馬、雞六畜,羊居于首位,原因在于“羊在六畜中,主給膳也?!痹诹笾校藗儗⒀蜻x擇為“給膳”之主,是因為羊易于豢養(yǎng)。羊易于豢養(yǎng)是大型的牛、馬和以飼料為食的豬所無法比擬的,而它所提供的膳食品質(zhì)和數(shù)量也是犬和雞這些小型家畜、家禽也無法比似的。上古時期,中原地區(qū)氣候溫濕,草木豐茂,羊的食物豐富,因此,人們選擇了羊作為主要的家畜。
由于羊易于豢養(yǎng)、性情溫順、肉質(zhì)鮮美,這些特征使它得到了人們的偏愛。因此人們就不可避免地在羊身上投放更多的情感因素,并促成對羊的外在品行和內(nèi)在性格的進一步認識和認同,而羊的上述特性在這種認同過程中,不可避免地被人性化,它品格中被人們欣賞的部分民就會輕易融入人類的價值觀中,如“羊大為美”“羊我為義”等。由于羊的肉質(zhì)鮮美則會強化人們對它的情感,從而把它視為吉祥的象征、仁義的規(guī)范,甚至視為神化的圖騰和宗教的圣物。羊被視為仁義、吉祥的動物,原因首先在于羊性情溫順,易于馴養(yǎng),并能夠為人們提供鮮美的味道和豐富的營養(yǎng)。在崇尚甚至迷信自然的時代,羊的這種品格極易被神化,或被寄予種種美好的想象,或視為神物、或視為精靈。古代的祭祀活動將羊作為三大用牲之一,用以作為人、天溝通的使者,其原因也在這里。